
自1998年中国开始尝试自主生产面板,到2018年20年的时间,中国面板行业已经从边缘产业逐渐升级到生产规模第一的地位。尤其是2008年到2018年这十年时间,在政策、资金以及技术的支持下,中国面板产业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局面。随着下一代显示技术之争愈演愈烈,面板产业未来将走向何方?为此中关村在线特别策划了《显示面板十年风云录:解密中国制造的全球逆袭之路》专题报道。
而对于中国面板行业最有发言权的,当然还是这些从事行业多年的专业人士。为此,我们也特意专访了国内外著名的面板企业的领导,让他们来谈一谈对于中国面板以及世界面板企业发展的看法。本文是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杭井强对于中国面板行业的独到看法。
巨大的市场需求 掌握核心技术
大陆地区屏厂一直在努力改善”缺芯少屏”状态。我们从资源端来讲,国内资金充沛、材料供应链本地化和国产化完整、基础建设及配套设施完备、各阶人力资源得到充分保证。从需求端来讲,中国显示终端工厂对于屏的需求占全球总体需求超过50%,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从技术端来讲,经过超过15年持续快速投资和发展,技术储备、人才吸引、自有人才培养均得到迅速发展,已完全掌握半导体显示产业的核心技术。综上,从战略和需求上我们都具有优势,有理由发展的更好,超越其他区域的显示制造商。
液晶显示性价比高 制造设备和材料可靠性高
未来8~10年液晶显示面板仍是市场主流,尤其是在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和商显行业市场。
重庆惠科也非常重视未来显示的变化与发展,成立了先进光电显示研究院,对市场上普遍认为的OLED、Micro LED、QLED等进行研究,因工艺与技术的限制,大尺寸化趋势不明显,也不会是颠覆性改变,仍属于半导体显示范畴,只是形态会有些变化。目前,OLED面板仅应用于手机和电视的少量高端产品,预计在大众熟悉的电视机市场至2020年占比约在2.2%。激光投影从性价比和画质考虑,也仅应用于TV超80”或商用市场,全息显示。
综合来看,消费者普遍需求性价比较高的显示产品,目前液晶显示的性价比最高,为大众所接受,尤其是新兴发展国家市场的快速增长需求;液晶显示制造设备和材料可靠性高,且供应广泛且成熟,价格不易被垄断影响供应。
积极布局 8.6代屏厂已经量产
重庆惠科目前在重庆8.6代屏厂已经量产,并快速爬坡与盈利。2017年9月份重庆惠科滁州G8.6产线开始打桩,计划今年底完成厂房建设并开始设备Move in,明年第二季度量产。重庆惠科其他面板项目正在积极筹备和努力推动中。
中国面板产业规模成长为全球第一的是必然
我国大陆一直是电子产品和显示产品的制造基地,尤其是彩色电视机制造的比例超过60%;调研机构的数据表明,我国LCD产业,虽然经过早一代LCD人的不懈努力,后来者的不断跟进,截止到2017年,G6及以上产线的产能占比仍不到37%,自给率是比较低的,需要进一步持续投入来扩大产业份额与话语权,预计到2022年能达到58%。
随着液晶产业的逐步转移,我国面板企业进行了吸收与创新,使得产业升级迭代,丰富了G8.5产线产品应用以及G11代线的全球首发,将极大的推动LCD应用范围和内容发生重大的变革。在传统TV方面,超大尺寸电视(65/75/85)、无边框时尚电视(Frameless)、曲面电视等将迅速进入寻常百姓人家。
中国面板产业规模成长为全球第一的是必然,并且由于市场需求、政策支持、经济环境等综合因素,及目前持续超大世代线的投资,通过产能竞争、效益竞争和技术竞争,产业呈现越来越向中国内地集中趋势。
中国面板需求还有很大缺口
从全球总体供应来讲,由于近几年中国面板厂的大幅投资,在未来2~3年内总体市场有面临供过于求的风险。但从技术面来看,中国面板企业着重在高世代线,更新的设备和更高端的产品,带来的优势是产品生产技术领先和生产效益领先,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供需变化的情况下更有生存竞争力。另外从中国需求面,目前中国面板占全球产能约37%左右,而中国市场需求占全球需求超过60%,中国需求还有很大的缺口可以去实现国内供应。
并且除了传统手机、平板、笔记本、显示器、电视机等成熟市场外,目前LCD面板在车载显示、商用显示、智慧家庭、物联网等新应用领域的需求迅速增长,开拓新的需求。供需平衡状态是不断被打破和再建立的,如当供大于求时,价格下滑,销售数量增加与新应用上升,市场会建立新的平衡关系。产能过剩的忧虑,在经过优胜劣汰后反而会是中国面板企业未来更持久生存竞争力, 市场的激烈竞争会加速旧产能和旧世代线被淘汰,成本优、效率高的企业将会赢得市场。
中国面板企业竞争力和行业话语权大幅提升
中国面板产业从追赶到超越的过程,原先受到技术、资金、人才等因素制约,面临供应链、成本、技术、规模均处于产业竞争劣势地位,中国面板产业一直处于痛苦追赶期。近几年通过之前的技术储备、人才吸引、市场培育,再加上国家政策倾向,中国面板企业竞争力和行业话语权大幅提升,已可以和全球竞争者进行正面角力。
从目前趋势,日本和韩系液晶显示企业策略是开始逐渐避开LCD正面竞争,希望通过差异化产品、高附加值技术、特殊行业应用等方向转移。开始收缩产能,不再追求规模和营收增长,以期望维持生存。这也是日本及韩系企业的无奈之举,在成熟LCD产业里面,他们无法与持续投资的中国面板企业正面竞争,会逐步丧失LCD市场主导地位和话语权。液晶显示屏很难在短期内直接被替代,一些新兴的显示产品,如OLED/ Micro LED等比较可能是各自占领少量的差异化市场。大陆的面板企业也在紧跟并且加大投入新型显示,目前并没有处于绝对落后的局面。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重庆惠科:中国面板行业有理由发展更好//display.zol.com.cn/682/682076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