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国模仿日本,用十年时间完成超越世界第一
日本的液晶产业伴随着全球笔记本市场的爆发,度过了躺着挣钱的十年,到了1994年,日本在全球液晶市场的占有率已达94%。所有人都知道,挑战强大的产业寡头,所需要的不仅仅是金钱和勇气。1995年-1996年,韩国企业开始大规模进入液晶面板行业了。据业内相关报道介绍,三星当时决定进入液晶显示行业,是发现液晶的技术结构和半导体存储器接近,是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的有利方向,要知道三星曾经不惜连续亏损25年最终挤垮对手成为存储芯片行业的世界第一。
于是三星电子于1984年成立专门的液晶技术研究小组,而为了更好的完善自己的量产化技术,三星在日本设立研发机构,专门在市场衰退期,雇佣被裁汰的日本工程师,快速提升了工艺,实现了宝贵的技术积累。之后,三星又利用产业衰退周期,逆势投入高代生产线的建造,1995年2月三星第一条2代线投产,1996年10月建成第一条3代线,1998年底建成了3.5代线,2001年底建成两条5代线,2005年、2006年连续建成两条7代线。
三星在1996年成功研制了22英寸液晶显示面板
另一韩厂代表LG电子,同样进行着疯狂的产线投入,1995年建成P1工厂(2代线),1997年建成P2工厂(3.5代线),2000年建成P3工厂(4代线),2002年建成P4工厂(5代线),2003年建成P5工厂(5代线),2004年建成P6工厂(6代线),2006年,LG在坡州建成世界第一条7.5代线,2009年在坡州建成P8工厂(8.5代线)。
疯狂的投入把保守的日系厂商们看呆了,他们曾经认为5代线将液晶面板生产的物理极限,而三星、LG正是从5代线开始,实现了对日本厂商的超越,因为从这时起,液晶面板开始发起了对巨大的显像管电视市场的冲击。虽然随后夏普再次发力投入更高代线的建设,但是最终也未能翻身。1999年,三星在全球液晶面板市场获得了18.8%的份额,位居第一,LG达到16.2%,位居第二。
通过10年的持续学习和投入,韩国将庞大的日本面板行业拉下马,虽然这一过程更适合被描述为疯狂的国家意志对保守的学究商人的胜利,但正是韩国企业获得市场优势后,才开始将液晶面板引入更丰富的产品线之中,让全球更多的消费者享受到液晶技术带来的优势体验。那么液晶面板的下一个高地在哪里呢?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