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统广电行业有压力
BIRTV展会全称为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展览会,2015年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已经是第二十四届,据介绍本届展会的展示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参展商数量超过500个,从规模上来讲,BIRTV已经名副其实的成为世界第三、亚洲第一的广电行业先进技术设备和发展成果的展示平台。
但是看起来好像有什么东西不对,BIRTV一直是面向广电行业的专业设备展会,关注它的人群大多数都来自媒体呀,而媒体格局早已天翻地覆了,BIRTV仍然定义为“广播、电影、电视”展,而长久以来忽视了互联网媒体、移动媒体的存在和快速发展,这已经让很多“广播、电影、电视”媒体及媒体人尝到了故步自封的苦楚,有一句来形容这种感觉:10年前,广电媒体西装革履,互联网媒体穿草鞋、扎布带;10年后,广电媒体依然西装革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媒体已经用上奢侈品。
现在广播可以在电脑、手机、平板、笔记本上听,电影可以在电脑、手机、平板、笔记本上看,电视同样可以在电脑、手机、平板、笔记本上欣赏,如果不是直播的体育赛事或综艺节目,笔者以及身边很多小伙伴,在家几乎不打开电视,未来电视台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呢?如果你用手机在线抢麦成功,演绎一首自己改编的“菊花台”后,周杰伦同样可以在评委席为你拍桌转身,你还会每周五晚9点10分锁定浙江卫视吗?
在新媒体平台开放、制作自由、传播快捷、互动顺畅等等优势面前,传统广电媒体,自制内容然后广播式传播的方法已经被远远甩在身后。如果只对BIRTV“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展览会”的名称进行时评的话,显然,已经有点跟不上形势了。
欢迎关注微信号:ZOL显示投影专家
每日最佳显示行业资讯发布平台
2融合媒体建设需动力
前面我们阐述了对BIRTV这个拥有28年发展历史的知名行业展会的担忧,下面我们再看看广电行业人们对未来创新求变的思路。本届BIRTV展会的台长论坛上,提出了“建设智慧广电,推动媒体融合,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和建设新型媒体集团”的口号,被多次提及的关键词包括“融媒体、云平台、大数据和BAT”。
中央电视台台长 聂辰席
对于融媒体的态度,我们看看央视台长聂辰席的观点:融合首先是要明确融合发展的目的。新型媒体集团不是新媒体集团,要台网一体化,不能割裂发展,形不成合力。第二是创新方法,做网络,要有互联网的思维,但同时还要有广播的思维和方式。第三是打造核心竞争力。要从台网融合一体化的角度,尽可能把台的优势转化为网的优势,把网的优势再变成台的优势,真正打造核心竞争力。
总而言之,融媒体是将广电的台,和互联的网,融合到一起,不仅是内容、平台的融合,更是精神、思路的融合。新媒体的核心特征是“去中心化”,每一个个体都可以分分钟成为中心,甚至新闻本身被遗忘,而经典的神回复被人们津津乐道,传统广播电影电视只有实现了这样的交互能力,才谈得上以用户为中心,才谈得上实现真正的融合。
最后我们看看媒体的核心价值,内容。在BIRTV论坛上,一位老专家将传统广电生产的内容比作“京剧”,铺天盖地的自媒体产出的内容比作“二人转”,京剧是国粹,想台上跑龙套也需十年苦练,早先京剧的票友也多非富即贵,是一门“自上而下”的艺术形式;二人转来自民间,早先的表演者和观众无不是草根阶层,是一门“自下而上”的艺术形式。不谈高低,三教九流的人们无不在上下之间,“二人转”的兴盛和“京剧”的衰落,体现出来的是大众情趣的被尊重,和拒绝变化必被颠覆的命数。
3技术行业趋势考眼力
BIRTV仍然是一个服务于广电行业的设备展会,谈了很多行业、媒体的话题,让我们重新把目光收回到产品和技术上,总体来说本届展会上技术、方案的发展趋势有三个方面:
一,4K超高清技术蓬勃发展,4K超高清技术是视频制作的发展趋势,它带来的不仅是分辨率的提升,更是视觉享受上的全面升级。
二、全IP制播在“云”端。在高清化、全媒体化的发展趋势下,传统媒体在从打造媒体私有云向媒体公有云方向发展,IP化和云化的新型制播方式转变已是大势所趋。
三、数字电影值得期待。BIRTV展览会展出了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影院管理等多项国产自主创新的技术和设备。
最后我们来看看中关村在线前方报道团队的小伙伴们如何看待本次BIRTV展会:
数码影像频道 李金昊
李金昊:BIRTV2015视频方面已经全面铺开了4K技术,无论在视频采集、光纤传输还是后期制作方面都有革新的产品出现。同时以索尼为主的8K技术也在展会上进行了演示。除了画质的提升之外,在拍摄时使用的摇臂、航拍设备、无人机和机器人拍摄也是此次展会的一大亮点。围绕4K技术的同时也衍生了很多高端的辅助行业。
于朔:从本届BIRTV看到,传统电视、广播媒体正在往互联网化的新媒体转型,这种转型并非是简单的互联网承载方式的变化。而是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创新型硬件结合互联网用户的特点,进行媒体信息化的转型。例如,广播媒体与互联网电台、硬件制造商推出的WiFi智能音响。而在专业音频领域,基于云服务、云计算、云存储的概念正在普及,跨区域、跨行业、跨地域的合作处理方式不仅降低了成本,同时提高了协作效率,从而解决了传统音频处理方案上被硬件所束缚的问题。
推荐经销商